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场馆 > 其他场馆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发布时间:2010-12-30浏览次数:1676

      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摔跤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坐式排球
      【建筑面积】:23950平方米
      【固定座位数】:6000个
      【临时座位数】:2500个
      【开工时间】:2005年9月15日
      【完工时间】:2007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北京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内。距离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约2公里,交通非常便利。按2004年8月份北京奥组委设计大纲调整要求,奥运会期间座席规模8000个,其中永久座席6000个,临时座席2000个。建筑占地面积13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900平方米,地上局部3层,地下1层,高度27米。
      该体育馆在2008年奥运会后将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室内综合体育馆,配有热身场地,可承接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各类常规体育项目的比赛和举行大型活动。
      北京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于2004年3月开始向全球公开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设计单位。

 

场馆结构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主比赛厅采用了门式钢架结构,形成高低错落的造型,并充分地利用了屋面的造型特征,形成了效果极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
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效果图上,你会看到体育馆建于校园中心区,因具有奥运比赛用馆和高校体育馆的双重定位,体育馆的造型设计新颖而不张扬,建筑造型与原来的校园环境融为一体,使中国农业大学原有的校园空间得以优化整合,提升了原有校园的环境质量。体育馆的建成将极大的提升学校师生的体育设施水平和举行大型活动的能力。


场馆特点 

      凸显“绿色奥运” 场馆节能率可达30%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作为一座新建体育馆,完全凸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体育场馆是个耗能大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的体育馆大部分没有天然采光,所有体育馆大部分时间都不开灯,里面漆黑一片,照明完全依靠灯光提供,耗能十分巨大。
农大体育馆在自然采光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体育馆的天窗设计起了非常好的作用,馆顶的天窗使体育馆内的采光效果非常好,在奥运会后学校使用场馆进行教学活动时,白天是不用开灯的,可完全依靠自然光满足使用。天窗的设计除了可以采光,还能够增强室内对流通风,有效降低温度,减少空调使用。但自然通风毕竟不能完全替代空调的作用,设计师为此想出了更有效的办法减少空调耗能。当屋顶的400多个高低错落分层排列的玻璃窗打开后,可以让体育馆内的空气和馆外的空气形成自然的对流,通过自然通风使得体育馆内的温度和馆外的温度基本一致。
      农大体育馆是一座设有8000个座席的大型体育馆,如果只设置一套空调系统的话,满足奥运会的需求没有问题。但在赛后学校的长期使用中,参与人数很少能达到8000人,如果开动满足8000人需要的空调,将会造成巨大浪费。
      为此,设计师们在体育馆上下两个区域,分别设置了2套空调系统,如果观众人数有限,就只开下面的空调;如果观众几乎满员,则两套系统同时开,有效避免能源浪费。这种绿色高效节能空调,运用热回收空调技术,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空调采暖加湿、除湿和控制技术,直燃型溴化锂机组等多项科技创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为了让场馆设计更加合理,有效节能,设计师们还使用了CFD技术辅助设计。CFD是“计算流体力学”的英文缩写,它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建筑中的温度、风速等条件。设计师们根据初步设定的屋顶高度、座席数量、出入口和通风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等条件,在计算机中建立了场馆模型,从模型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风速、温度等情况,分析人员会将结果反馈给设计者,如果与设计目标有差异,设计者就会调整设计方案,达到目标要求。
      据估算,通过采用绿色高效节能空调、地热井以及自然采光设计,整个场馆的用电量可比普通场馆节约30%。


建设情况 
 

       根据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工作计划要求,该校体育馆将在2005年6月开工,2007年8月竣工。在北京奥组委和市各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场馆建设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2004年3月11日,在中国农业大学网站http://www.cau.edu.cn刊登了《关于举行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资格预审的公告》及资格预审文件,还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网站http://www.bjghw.gov.cn以及北京电视台六频道、中央电视台五频道、新京报、晨报、北京青年报、tom网站等多家媒体发布。在规定时间内共收到24个参赛申请人(包含38个设计单位)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24个参赛申请人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瑞士、英国、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独立参赛申请人13个,联合体参赛申请人11个。
      2004年3月24日,资格评审委员专家对24个参赛申请人进行评审后,确定了进入前8名的参赛申请人。经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批准后, 2004年3月26日向入选的8个参赛候选人发出设计竞赛邀请函。2004年4月6日向8个参赛候选人发放了设计竞赛文件。
      2004年6月16日,8个参赛人按要求递交了竞赛文件。2004年6月18—23日,通过技术初审和专家评审选定了澳大利亚Group GSA.Ltd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日本川口卫构造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优秀方案。2004年12月,经学校党委会及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确定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中标单位。
      2004年12月,向市规划委报送了方案资料,总建筑面积23950平方米,2005年1月市规划委批复方案。2005年1月底完成可研报告并上报教育部。2004年12月已完成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2005年2月已完成了环境评估工作。
      2005年3月4日北京奥组委完成了方案审批工作。
      目前根据北京奥组委方案审批意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同时要征求消防、人防、交通和园林等主管部门的意见,计划2005年3月底初步设计方案报各部门审批,4月份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进行监理招标,5月份进行施工总包招标,6月开工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在校学生12000人,体育馆赛后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师生员工锻炼和举行大型活动。


赛后用途 

      在大学校园兴建一座奥运场馆,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奥运会,更是为了以后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坐落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内,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将举行摔跤和坐式排球的比赛。该馆为一座新建场馆,于2005年9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分为地上3层,地下1层。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共设设观众席约8500个,其中拥有固定座席约6000个,临时座席2500个。2007年8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正式完工,并交付使用。
      但是在5年前,中国农业大学最早提出建设奥运场馆的要求时,有近一百年历史的学校里,还没有一座体育馆。北京奥组委慎重的考虑了学校的请求,同意将这个本计划在奥林匹克公园建设的奥运会摔跤馆挪到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希望通过新建奥运场馆,提高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不仅使体育馆在奥运会期间可以举办赛事,在奥运之后,也可以为学校的师生进行体育运动、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提供一个满意的场所。
      农大主体育馆在奥运比赛后可以改造成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的场地,甚至可以举办花样滑冰比赛和表演;而副馆已经事先规划在赛后改造成游泳馆。这样,整个体育馆既可以作为国家有关运动队的训练基地,也可以为学校及周边的企业、社区居民提供一处精良的健身场所。把奥运场馆建在大学内,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学”的好事。在大学内建造奥运场馆,首先缓解了国家对高等教育体育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其次,现在高校内的体育场馆是所在社区的体育设施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的建成也提高了所在社区的体育设施水平。
      农大体育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一座体育馆那样简单,在建造这座体育馆的同时,学校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完善,新建了塑胶操场,结束了土操场的历史。还兴建了馆前小广场,可以举行一些露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校的师生对学校能够建造这样一座体育馆同样非常的支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一位农大的学子都为自己的校园里能够拥有这样一座奥运场馆而感到自豪。农大体育馆的建成,令奥运更加贴近校园,贴近普通的大学生。使得奥运精神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加强。
 

奥运场馆在高校“利国利民利学”

      把奥运场馆建在大学内,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学”的好事。首先,在大学内建奥运场馆,缓解了国家对高等教育体育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其次,现在高校内的体育场馆也是所在社区的体育设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的建成也提高了所在社区的体育设施水平。
      当然获利最多的还是在校的广大师生。主馆在奥运会赛时是奥运会摔跤比赛场地,赛后可承接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各类常规体育项目的比赛和举行大型活动。在主馆北侧还建有一个附馆,内设五个摔跤垫的热身场地、体育赛事管理和组织运营以及运动员休息、训练等用房,赛后改为一个标准游泳池。

运动员洗浴将用上地热水

      中国农业大学于2002年在东校区打了一眼深2400米的地热井,出水温度达到49摄氏度。目前住在东校区的农大师生洗浴用水,都是地热水。在奥运会赛时,参赛的运动员在比赛馆里也将享受到这一待遇。马寅生说“奥运会后,改造的游泳馆洗浴也是地热水。这是别的场馆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