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场馆 > 国家场馆
中国折扇走进奥运百年建筑 国家体育馆玄机重重诠释奥运理念(五)
发表日期:2007-11-25
国家体育馆外观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提供舒适赛事环境
国家体育馆的水源热泵技术也是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工程设有5台HD660B型水源热泵机组。机组主要为夏季观众区赛时空调散热。冬季大型比赛、机会时内区供暖。平时冬季采暖(兼做值班采暖)并为生活热水提供热源。满足夏季奥运赛时空调热负荷及赛后馆内各种活动的需要、国家体育馆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并用可开启式外窗排风,外门补风加强了空气流动,让运动员和观众都能可以享受舒适的赛事环境。
国家体育馆的集散广场铺装采用渗水地面材料,使大部分雨水能渗透到地下,屋面上的雨水也可以进行收集,经处理后可用于冲厕、浇灌绿化、冲洗道路等。
座席背上的“广告位”
灰色座椅收合不出声 座位上留有“广告位”
走进国家体育馆,可以到一排排整齐的灰色座椅。虽然座席不大,但坐上去却很舒服。
“座椅是专为体育馆量身定做的。”沈永山说,“这种椅子不但坐着舒适,而且收合都没有任何声音,不会干扰到比赛。”
当被问及座椅“背”上的“补丁”时,沈永山介绍说,那是专门预留的“广告位”,这是赛后进行企业宣传的“铺位”。
此外,座椅还采用下送风的分层空调方式,节省能源同时增强了观众的舒适感。
300平米的残疾人座席在场馆北侧 地面有电梯直达看台
奥运会期间,这里将进行体操比赛、蹦床、手球决赛,残奥会时,国家体育馆还将迎来轮椅篮球比赛。作为残奥会比赛场馆,国家体育馆在场馆北侧看台上专门开辟了300平方米的平台作为残疾人观众看台,将可容纳250名至300名坐轮椅的观众。
看台有电梯通向地面,残疾人观众可以坐电梯直达看台。
地基中“藏”有8万多吨废钢渣 保护环境变废为宝
采访将要结束时,沈永山告诉记者,就在记者的脚下,“埋藏”了8万多吨废钢渣,这不仅“保护了环境,更是变废为宝。”
据介绍,国家体育馆根据设计要求要挖深20多米进行地基的浇筑,而地基浇筑后将进行回填。以往回填的物质通常都是砂石料,而砂石料又是不可再生资料,国家体育馆需要的数量有非常多,如果这样回填将造成极大的浪费。根据多方面的考察国家体育馆地基尝试采用废钢渣代替传统砂石进行回填取得了成功。
钢渣是利用首钢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多年、堆积如山的炼钢剩余钢渣,经过加工处理,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国家体育馆使用钢渣回填既满足了施工需要,使35000立方米约8万吨的废料变废为宝,节约工期,贯彻了绿色奥运的精神。(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