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文化 > 体育文物
中国近代体育文物北京首展结束 400件文物找家
到今天下午4点,由《竞报》和首都图书馆主办的“中国近代体育文物北京首展”将正式落下帷幕,400多件珍贵的近代体育文物也将暂时与观众“告别”。
在一个多星期的展览中,观众的热烈反响让这些文物的收藏者赵晓凯更加迫切地感到要为这些文物找个安稳的“家”,而不再是深锁库房或是“流浪”展出。赵晓凯坦言,由于个人实力有限,希望国家或更有实力的藏家能为这些“宝贝”安置一个能长期展出的场所。
“三代”接力经营藏品
作为目前国内近代体育文物最大的收藏者之一,赵晓凯自称是“站在别人肩膀上”的那个人,因为收藏这些近代体育文物,他只能算是“第三代传人”。
1996年就来北京闯荡,生意颇为成功的赵晓凯最初只把收藏当作“怡情”之举。直到2003年11月,赵晓凯偶然在网络上发现一条消息:“因本人经济困难,整体转让体育收藏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赵晓凯拨通了留在网上的电话。
原来,这位叫赵辉的出售者是一位狂热的收藏者。赵辉也是在5年前,从一位姓李的老收藏者手中买下了其已收藏7年的近代体育文物。在后来的5年中,赵辉不断充实体育文物的收藏品。但随着文物市场的繁荣,文物价格也水涨船高。“因为经济原因,眼看着一个个宝贝流失到不同的地方,赵辉不得不放弃了继续收藏体育文物的计划。他出门送我时对那些藏品的不舍表情,和仔细叮嘱的眼神,我至今还记得。”于是,赵晓凯便从他那接过了这个“接力棒”,这一接就是3年多。
“我接过的其实已不仅是数量不少的体育文物,也把他们那种对体育文物的热爱继承了下来。”在随后几年间,赵晓凯发动众多收藏界的朋友,收集四散的民国体育文物。不少好心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而伸出援手。他的近代体育文物藏品也从接手时的200多件,增加到了400多件。
经过3年多的悉心收藏,400多件近代体育文物成为赵晓凯家中最宝贵的财富。由于收藏需要大量的投入,这让曾经拥有一定资本的赵晓凯现在的收藏和生活也显得捉襟见肘。
拒绝日本人高价收购
尽管在展览期间,找他联系要买走这批“近代体育文物”的人很多,而且其中不少是海外买家,曾有日本商人一开口就给300万人民币。但一想到文物可能流失海外,赵晓凯坚决拒绝了。“文物流失、历史断层、高价买回的教训太惨痛了!这批‘近代体育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加上申奥成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无论如何我都要把它们留在国内。”
赵晓凯承认,若是这3年把精力集中在生意上,利润至少上千万。但他至今仍然认为,“抢救近代体育文物是一件大事,是不能与金钱画等号的。特别是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到时候希望在北京把它们展示给世界人民。”
“希望能建收藏馆珍藏”
赵晓凯认为:“这批体育文物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传播,在于让全社会都能分享历史文化的营养。”举办奥运会不仅能促进中国的体育运动发展,也给中国的体育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
现在,赵晓凯最大理想是在北京办一家“近代体育文物收藏馆”,“这既是公益事业,但也是产业开发。”既能完好保存体育文物,不让文物再次流失,又能进行体育历史的传播教育。
为此,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实力的社会力量能伸出援手,共同完成这项工程。
文物故事一:
铜牌印证四川首办“全省运动会”
赵晓凯的收藏经历不算很长,却有不少让他觉得得意的藏品。他收藏的中国最早的省级运动会“1905年四川省第一次全省运动会奖章”便是其中一例。
“四川省1905年在成都北校场举办第一次全省运动大会,这是中国最早的省级运动会。这次运动会对当时四川省及全国体育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运动项目和运动技术上,对当时各级学校体操课程也起了程度不同的示范作用。在1905年的四川学报上,对这届运动会还进行了专门记载。”赵晓凯介绍说:“在发现这枚纪念章前,很难用实物印证四川省运动会在1905年召开的历史。”
2005年赵晓凯在收藏市场发现了线索。“有一天我去潘家园,一位姓袁的藏家说得了一件宝贝纪念章。因为是同行,他才拿出来让我欣赏一下。”赵晓凯一眼就看出了这正是他寻觅已久的“历史证明”。当时无论赵晓凯如何央求,这位藏家怎么也不肯出让,因为这枚纪念章是他跟踪了3年才得来的。
就在这时,这位袁先生又拿出了自己准备转让的另一件藏品“民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纪念章”。赵晓凯仔细一看,原来这就是那届著名的因“九·一八”事件而延迟召开的运动会留下的纪念章。“这可是证明日本侵华罪证的体育章,价值非凡。”赵晓凯把这些情况和盘托出,并嘱咐袁先生万万不能轻易转让。“这样一来我与这位袁先生便成了好朋友。”经过3个月的软磨硬泡,赵晓凯最终以一枚“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射击比赛银牌作为交换,并额外付款,终于把两枚重要的章同时收入囊中。
“这枚章至今未发现第二枚,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枚章被发现后,广东、四川‘谁最早举办省级运动会’之争戛然而止。”赵晓凯表示,虽然是用“银牌”换来了两枚“铜牌”,但绝对物超所值。
文物故事二:
垃圾中抢救出“奥运文物”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并不算短,却一直未发现早期参加奥运会的实物资料。而在今年3月份,赵晓凯偶然在收藏市场的垃圾堆里抢救出了一件珍贵的奥运文物———14届奥运会(1948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篮球队新加坡义赛锦旗。
原来中国曾经派代表团参加了1948年的奥运会,对体育历史有一定研究的赵晓凯认为应该有东西保留下来。于是他从收藏市场、藏家、市场的生意人、淘宝网等渠道广泛收集信息,以弥补收藏的空缺。
今年3月份,偶然听说在收藏市场处理的垃圾里有这么一面破的锦旗,可能跟那个时代有关。赵晓凯赶到现场一看,这面已经破损不堪的锦旗上赫然写着“世运”二字,这在当年就是中国对奥运会的提法。经过询问,卖家只提出10元至20元的卖价。欣喜之余,赵晓凯赶紧掏出50元将锦旗买回。
经过专家考证,1948年7月中国奥运代表团篮球队赴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目的是赚取赴伦敦参加奥运会的路费,但被福州会馆关爱家乡的义举感动,参加了与新加坡联队的义赛筹款赈灾。锦旗上因年久腐烂而残缺的一块,应该写的是“为灾”两个字,整句话应是“为祖国争光,为灾黎请命”, 灾黎即为灾区的百姓。这面锦旗充分表达了海外华侨心系祖国灾民及对中国奥运代表团篮球队的感激之情。
赵晓凯激动地说:“这面锦旗既是中国人‘曲折奥运路’的见证,还证明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近了,这件瑰宝此时出现像是在激励我们,一定要把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办成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记者追访:
中国体育博物馆:希望能吸纳进“体博”
作为国家级的体育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袁大任在看过展品后认为,这批近代体育文物具有相当的价值。
他介绍说,从文物角度看,这批近代体育文物已经形成系列,具有深度开发的可能。从文物的角度来看,由国家收藏这批文物比私人收藏更加稳妥,能保证这批文物不再面临流失的命运。
但他也透露,因为博物馆每年的征集费用有限,因此希望收藏其中的一部分文物,补充现有馆藏的不足。
厦门民国体育收藏馆:希望促进与台湾沟通
厦门民国体育收藏馆筹备组张以民表示,这批文物很有历史价值,通过展品说明两岸体育文化传统是一家,也是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由于厦门距离台湾很近,两地交流频繁,如果把展品留在厦门,更能起到促进沟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