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告知事项

四川省田径协会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参赛指引

发布时间:2021-07-16浏览次数:499

 四川省田径协会

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办赛指南

 

一、前言和总则

为规范和完善四川省辖范围内路跑赛事的组织管理,促进路跑赛事项目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指南。

(一)本指南所提到的路跑赛事包括

1.马拉松:42.195公里路跑赛事;

2.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路跑赛事;

3.5公里、10公里和其他距离路跑赛事。

(二)赛事是指在四川省辖范围内由法人资质单位举办的路跑赛事(以下简称“赛事”)。

二、举办赛事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方获得赛事起、终点及沿途赛道的赛时使用权,同时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起终点场所和流线

(二)配备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竞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与赛事的规模、内容相匹配。

(三)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经费保障

(四)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在四川境内举办的半程(21.0975km)距离以上的赛事,负责赛事运营的相关人员至少4需持有中国田径协会颁发的《中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四川省田径协会


颁发的《四川省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六)举办路跑赛事(马拉松、越野跑类赛、场地赛),须向所属管理部门申报并获得批准办赛的文件。办赛申报流程和相关申报文件要求,参考四川省赛事申报流程说明图。

 
   

 

(七)符合赛事保险、医疗及强制性装备保障等规范性要求。

三、竞赛组织与管理

(一)以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参赛人员做好必要的服务。

(二)需成立赛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赛事组委会”),对竞赛组织、医疗救护、卫生检(防)疫、安保交通等基本职能进行统筹协调工作落实到位。赛事组委会应至少包含综合协调、竞赛、安保、交通、医疗、宣传、市场、志愿者等部门。

(三)参赛人员的年龄限制如下:

马拉松及以上距离: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20周岁1231日及以前出生),65岁周岁以上成年人参赛,赛事组委会需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

半程马拉松和10公里项目: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满16周岁1231日及以前出生),65岁周岁以上成年人和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赛事组委会需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

10公里以下项目: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要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13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老师或家长陪跑。

(四)赛道规划、丈量和标识的要求

1.赛道应选择在人工铺设路面上并保证平坦,如果因交通或类似情形导致不能在主路通行,也可以在主路旁自行车道、人行道进行。起终点之间的海拔落差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满足起终点之间的海拔下降与赛道总距离的比率不超过千分之一。

2.赛道路线应由具有丈量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丈量,确保赛道符合办赛需求。

3.赛道上须每1公里设置1块公里牌,在折返、拐弯以及分道的路段须设指示牌。每个比赛项目的终点前100米处,须设置终点提示牌和运动员分流指示牌,每个终点要设置醒目的标识。各种标识牌和提示牌要清晰、明显,数量要充足,摆放位置、大小和高度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有利于运动员观看。

4.赛道类型

赛事组委会可根据办赛地点实际情况决定起终点是在同一位置还是分处两地。当起终点线在同一地点,起点集结区、终点疏散区及其设施放置区域也可以是分开的。布局与流线合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终点区域可利用空间的大小。

1点对点赛道

点对点赛道是从一个地方起跑到另一个地方结束,通常这类赛道需要的更多的物料和人力。

2)往返赛道

往返赛道会通过一个折返点,在同一道路的另一侧反方向返回终点,终点和起点在同一位置(或者邻近)。建议可以利用双向分车道公路,往返两个方向就可以分别使用一个单独的车道,折返点可以设置在现有的中央隔离带。

3)单圈环形赛道

赛道线路围绕行成一个圈型的赛道类型,使用单圈环形赛道的赛事可以解决重叠问题,但需要封闭更多的道路,以及赛道沿途资源使用效率相对更低。

4)多圈环形赛道

赛道线路由多圈组成的赛道类型,多圈环形赛道只适合小规模高水平运动员间比赛。

(五)应在比赛开始报名之前或同时公布竞赛规程。

赛事组委会应当按照竞赛规则、规程和实施方案组织赛事。竞赛规程至少应包括竞赛的名称、时间、地点、项目设置、赛事规模、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比赛路线、参赛资格、竞赛办法、奖惩办法、报名办法(健康、检疫要求)、关门时间、组委会联系方式等。其中部分项目关门时间建议为:马拉松:6小时至7小时;半程马拉松:3小时;10km1.5小时。

(六)赛事组委会应保障参赛报名和参赛物品发放顺畅可为大众选手提供网上报名等多种报名方式。

赛事组委会应为成功报名参赛的运动员配备号码布,号码布的背面应要求选手填写紧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

赛事组委会应根据赛事规模科学安排大众选手领取参赛物品的时间和方式。

(七)赛事组委会应将赛事的实用信息(竞赛、交通、安保、医疗、卫生检疫等)于赛前向参赛选手、媒体、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和全面的提供,应为参赛选手提供参赛手册(也可网上公布,自行下载学习阅读),至少应包括起终点分布图、起终点交通指南、赛道图以及赛道海拔高度描述、补给站和洗手间分布介绍。

(八)赛事组委会须做好起终点以及沿线的安全及卫生检疫保障工作,对易发生危及公共群体的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须有应对预案。比赛期间,起终点以及赛道之外应有专门的安保人员维护秩序,同时应确保在比赛进行期间运动员通行的赛道区域没有与赛事无关的人员和车辆通行。

起终点区域应选择交通便利、适合赛事相应规模的人员聚集和疏散的安全区域,组委会应制作起终点区域的详细布局图并严格控制可进入主席台区域人员。此外,组委会还须制定选手和观众的人流疏散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该方案需经当地公安部门认可。

1.起点区域应明显的标志,例如出发拱门,并根据不同竞赛项目的规模设置出发区。

2.起点区应综合考虑仪式需求以及参赛选手的集结、存包、补给、医疗(检疫)、洗手间、垃圾处理等需求合理规划与布置

3.终点物品发放区域应合理规划与布置,确保选手能够有序领取完赛物品,保持安全距离,不得拥挤。

(九)组委会应详细准确记录每位参赛者的比赛成绩,并在赛事结束后48小时内尽快公布。具备条件可采用赛事信息系统提供成绩的实时查询服务建议赛事组委会在主要点位和终点设置比赛录像,便于仲裁取证。

1.赛事应使用经中国田径协会或者四川省田径协会认证合格的计时设备,至少在起终点最远距离的折返点设置感应计时点。

2.所有赛事均应至少向赛事关门时间内完成最长距离竞赛项目的选手提供奖牌和成绩证书,并在赛后将成绩证书及时提供给参赛选手(可网上公布,自行下载打印)。

(十)赛事组委会应根据赛事相关规定、赛道特点,在赛道起终点及沿途为运动员设置饮用水站和提供足够的饮用水。

1.通常情况下,饮用水和饮料由组委会提供,但也允许运动员自备。组委会在赛道沿途应大约每5公里确保设置1个饮水/用水站或饮料站确保水的充足供应。每个饮/用水站或饮料站须设指示牌,并在赛道适当的位置设置/用水或饮料桌便于运动员拿到。

2.10公里以上的项目,饮水/用水站与饮料站应间隔配备,饮料站除饮用水外应至少提供运动饮料超过25公里以上的项目,有条件的组委会还可提供能量补给品。

3.每个饮料站、饮水/用水站应计算途经该站点运动员人数,为每名运动员提供至少250毫升的水,如气温较高或有较高的风险,应酌情增加各补给站饮水和用水量,同时可配备喷淋设施为运动员降温。

(十一)赛道起终点及沿途均应根据赛事规模配备洗手间,并配备垃圾回收设备或垃圾回收和服务,确保比赛结束后在起终点和沿途的路线上不遗留任何赛事废弃物。

1.赛道起终点及沿途均应根据赛事规模配备足够数量的公用厕所,并预留出运动员来往厕所的通道。起点公用厕所应在至少一个半小时开放。

2.起点的厕位总数应至少按照现场人数70:1计算,女性选手超过40%的赛事应至少按照50:1计算,有条件的赛事应尽可能提高比例。

3.终点的厕位总数应至少按照现场人数的300:1计算。

4.沿途厕位应至少每5公里间隔摆放,有条件的赛事应尽可能在出发至5公里之间每2公里放置厕所沿途厕所应至少按途径总人数的600:1计算总数。厕所应摆放在饮料站和饮水/用水站至少10米之后。

5.赛事的起终点及沿途应配备垃圾回收设备或垃圾回收服务,赛事组织方应确保在赛事结束后赛事路线上不得遗留任何赛事废弃物。

(十二)赛事组委会应为半程以上项目无法顺利完赛的运动员提供收容服务,赛事组委会不为被收容的运动员提供参赛成绩、排名和完赛奖牌。

(十三)赛事组委会应确保在比赛当日为参赛人员和组委会工作人员、裁判员、志愿者提供人身保险,确保赛事组委会有公众责任险。

(十四)除为本国或本地运动员额外设立排名奖金以及奖品外,其他奖金和奖品不应按参赛者的国籍和性别区别设置,应平等一致。所有获奖运动员的成绩应在赛事官方网站至少公示10运动员奖金应在兴奋剂检查(如有)结果确认后再行发放。

(十五)赛事组委会应组建裁判员执裁团队,应为所有参加执裁的裁判员提供统一的服装或标识,便于参赛人员识别。裁判员团队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执裁能力,重要岗位需对裁判员级别进行要求和限定。裁判岗位设置和职责必须明确,应在赛前进行多次裁判员工作会议和召开技术会议,对竞赛组织细节进行培训和部署,并取得四川省田径协会马拉松裁判岗位证。赛事特别设置组织代表,负责对赛事全过程进行监管。

(十六)赛事组委会应组建志愿者团队,应为所有参加赛事服务的志愿者提供统一的服装或标识,便于参赛人员识别。志愿者团队原则以社会招募为主,组委会应根据赛事规模匹配相应规模的志愿者数量。赛前组委会应明确志愿者服务岗位和编制,明确服务要求,组织多次志愿者培训,志愿者培训讲师须具有四川省田径协会认证的相关资质。

(十七)赛事组委会应对赛事提前做好安全风险防控方案、应急处理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赛事组织方案设立熔断机制。

(十八)赛事可组织起跑仪式和颁奖仪式。

1.起跑仪式一般包含嘉宾介绍及起跑发令,尽量不安排嘉宾讲话、致辞。

2.颁奖仪式可在现场为男女前三名安排颁奖,获奖选手名次通常参照枪声成绩进行排名。如赛事组委会要求穿着大会提供的统一服装参加颁奖,须事先征得获奖运动员或其代理人的同意,以免发生合同纠纷。

四、安保和交通保障

(一)赛事组委会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来组织安保工作。

(二)赛事组委会须制定周密的赛事安保方案,方案包括起终点、赛道沿途等各个方面。

(三)为切实做好比赛各区域的人员管理工作,组委会须制作赛事证件,对赛事各区域进行严格管理。

(四)赛事组委会须根据比赛路线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管制方案和人员疏散方案,确保各主要路口的交通安全。

1.起点区域保持交通管制至最后一名运动员离开起点。

2.终点区域交通保持管制至公布的关门时间。

3.赛事赛道必须采用全程或分时、分段交通管制,直至公布的关门时间。如果是双向交通的公路,运动员只用其中一侧,则可只对使用的一侧进行管制。

4.所有赛事在赛道上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安保人员和检查裁判员,交通路口须有警察进行管理。

5.关于交通管制的公告须于赛事举办前1-2周向社会公布,以方便群众出行。

五、保险、医疗及强制性装备保障

(一)保险

1.运动员参赛,必须按照规定购买参赛险;

2.主办方须购买赛事总赔付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组织责任险,个人赔付金额不低于100万的保险;

3.赛道路况及海拔等条件较为特殊的比赛,根据风险评估报告,保险金额应适度调整。

(二)强制装备保障

1.组委会必须为每位参赛选手提供四川省田径协会认证的可实时监测心率等指标变化的穿戴设备,为参赛选手提供必要的实时监控及为参赛选手提供能量补给和其他安全保障服务。

2.越野赛、徒步等比赛,运动员必须准备并在规定路段携带本人的装备具体物品见相关要求清单。

(三)医疗保障

比赛需设置医务代表,对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和参赛资格举行医学评估和判定。

在比赛期间起终点以及沿线均须配备急救设备(包括AED等)和专业医务人员,必要时配备卫生检疫和防疫人员,确保及时发现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在现场实施急救并将危重伤病人员送到指定的医疗机构。

1.赛事组委会应详细列出比赛中医疗站的位置和其提供的医疗服务,建议每2公里配置一台AED,并在正规医疗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的指导下制定比赛的医疗、防疫检疫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赛事组委会须指定比赛沿线的医院作为赛事组委会官方医院,并标明医疗地点,组委会和公安、医疗、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开通绿色急救通道。

3.赛事组委会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足够的移动救护人员、医疗救护车和医疗站,同时在赛道沿线也安排足够的医疗志愿者进行服务,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并开展救治工作。

4.赛事组委会还应明确医疗、检疫服务中所发生的费用的经济责任。

六、宣传推广

(一)赛事组委会应积极通过媒体进行赛事新闻发布,做好与当地居民的赛事沟通工作,积极宣传全民健身和路跑运动,争取居民的最大理解,鼓励沿途观赛。

(二)赛事组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及发布的赛事广告和媒体宣传内容必须真实、健康,不得误导、欺骗参赛者和消费者并确定新闻发言人,代表赛事组委会唯一对外口径。

(三)赛事组委会应做好赛事媒体报道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建立媒体素材库。

(四)加强安全教育,不间断播放安全警示宣传资料和信息提示。

七、市场开发

(一)各赛事的广告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执行。赛事组委会应自觉接受当地工商、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二)赛事组委会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市场活动的有关规定,所有赛事严禁接受烟草赞助,酒精含量高于20%以上的酒精产品不能作为冠名赞助商。

八、风险防控

参照《田径项目风险防控机制》执行。

九、其他

(一)举办社会福利募捐性赛事,应当经民政部门核准。举办赛事获得的收入除支付必要的成本开支外,必须全部交付受捐人,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中提取报酬。

(二)所有赛事组委会均应在赛事组织中注意勤俭办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监督监管

四川省田径协会将和中国田径协会以及第三方机构对赛事组委会依规进行监管,对违反四川省体育局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管理办法本指南赛事组委会将依规进行处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将依法追求其法律责任。

 
  -

 

、本指南解释权为四川省田径协会。


四川省田径协会

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参赛指引

 

为保护参赛者合法权益,促进马拉松赛事良性、有序、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参赛指引。本指引旨在规范四川省内马拉松赛事活动,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参赛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确保马拉松体育赛事安全有序开展。“参赛指引是指参赛人员参加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比赛必须了解的事项,包括报名须知、赛前准备、比赛途中和赛后恢复四个部分。目的是希望参赛者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安全顺利完赛,取得预期成绩。

一、竞赛规程

(一)本项目竞赛规程是根据全年竞赛计划而制定的具体实施于某一赛事的具体政策与规定。

(二)竞赛规程是赛事组委会举办比赛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竞赛名称、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举办时间、举办地点、竞赛项目、比赛路线、竞赛办法、参赛办法、奖励办法等,以及赛事组委会的特殊要求。竞赛规程一般会在赛事官方网站上提前公布,使参赛者根据规程合理安排训练,积极作好参赛准备。

二、赛事报名

(一)阅读竞赛规程

(二)评估健康状况

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比赛是一项不断挑战自身极限,具有一定风险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不当,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参赛者应身体健康,而且要有经常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应在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并结合体检报告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确认是否可以参加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比赛。

以下疾病或状况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者;

7.赛前一晚大量饮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者;

8.孕妇;

9.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三)评估能力状况

参加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比赛参赛人员应根据自身状况、训练时间长短、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以及个人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参赛项目。

通常,经过6个月以上的系统训练,每周3-6次训练,一次最大跑量以目标速度或高于目标速度持续完成32-35公里而无重大不良身体不适者,可以选择参加全程马拉松;

经过36个月的系统训练,每周3-5次训练,一次以目标速度或高于目标速度持续跑完成15公里以上而无重大不良身体不适者,可以选择半程马拉松比赛;

经过2-3月的系统训练,每周3-4次训练,一次可持续跑达到5公里以上的,可以参加10公里比赛。从安全角度考虑,参加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比赛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发展过程。参赛人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训练原则,参赛选择上注意由短到长(距离)、由慢到快(速度)。先从参加5公里、10公里跑比赛开始,有10公里比赛经历后,才能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完赛后并经长距离跑训练,才能报名参加全程马拉松项目。

建议参赛选手每年参加全马比赛数量不超过6个,半马比赛数量不超过10个。

三、交通和食宿

(一)如赛事组委会提供接/送站交通服务,请按补充通知要求时间提前告知赛事组委会报到/信息,包括日期、航班或车次、抵达/离开站点、抵达/离开时间、人数、领队联系方式等,逾期不予安排。

(二)若赛事组委会提供食宿预订服务,请按补充通知要求时间提前告知赛事组委会食宿预订需求,包括:入住人数和性别、入住时间、特殊房间需求、少数民族和宗教饮食需求等。

(三)若赛事组委会未提供食宿事宜,则由个人自理。

四、报到

(一)参赛手册

参赛手册是赛事组委会提供给参赛人员的官方重要信息提示,通常放在参赛包内一并发放(也可网上公布)。参赛手册包含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许多重要信息,例如各项目检录集结区位置录时间关门时限比赛当日交通信息比赛路线饮料用水位起终点位置赛后成绩查询等。参赛人员通过参赛手册了解检录时间、存包处、取包处、出发集结区域到达比赛地点的交通路线用时。参赛人员应通过提示了解比赛当日的天气情况(气温5-15度比较适合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比赛)如太冷应穿长衣长裤如过热除穿背心短裤外还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参赛人员应根据自己住所离赛道起点的距离、路途用时及比赛时间等确定起床、洗漱早餐时间,不要太早或太晚。如果条件允许赛前应勘察比赛路线或在比赛路线上进行适应性训练,主要了解路线是否平坦上下坡情况,合理安排体力分配。

(二)调节心态

赛前一天应充足睡眠,防止赛前过度兴奋消耗精力,影响第二天的比赛成绩。安排叫醒(叫醒电话、闹钟、手机等)措施不遗留任何影响睡眠的担心。通常赛事级别越高,心理压力越大,关键时刻能否保持良好心态至关重要。

(三)参赛物品

赛前一周应该考虑比赛时需要使用的物品,最好列出清单,按照清单准备比赛物品,避免遗漏。

1.芯片:按要求佩戴,保证成绩有效。

2.服装:除赛事组委会发的赛事服装,也可以选择宽松、舒适、透气、吸汗、自己惯用的服装。天热时可选择背心短裤,天冷时可增加长衣裤。

3.号码:比赛前一天固定在参赛服装上,避免第二天早上手忙脚乱。

4.跑鞋:跑步最重要的装备。应选择轻便、透气、耐磨的跑鞋。舒适的跑鞋不仅能提高跑步效果,还能缓冲脚着地时的冲击力,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脚掌疼、脚跟疼、脚打泡、指甲脱落等损伤比赛鞋最好在训练中多次试穿磨合,穿新鞋参加比赛容易造成脚部磨损。

5.袜子:应选择柔软、吸汗、透气、接缝平滑、弹性好的纯棉袜,跑动时不会出现滑脱、团缩等现象。袜子应在训练中试穿几次,穿新袜子比赛也可能导致脚部磨损。

6.帽子:天气炎热时帽子可以起到防晒作用。帽檐可以挡住汗水、雨水或降温浇水时水流进眼睛里,避免频繁擦拭眼睛。

7.防晒:高温天气比赛时涂抹防晒霜,防止晒伤。

8.存衣:存衣包内放赛后更换的衣物、毛巾、鞋以及轻便的食品饮料。存衣包外必须附上自己的号码布和姓名,以便赛后领取。

9.补给:多数赛事组委会在赛时提供饮用水、功能饮料、食品,组委会未提供的如盐丸、补液盐、能量胶等,参赛人员可按照自备补给要求根据自身需求自携带。

10.凡士林:全程选手跑步过程中双腿双手摆动频次较高,建议在容易摩擦的部位(如大腿内侧、腹股沟和腋下)涂抹凡士林保护皮肤,防止摩擦过度。

11.多功能手表:用于了解和掌握跑步速度及心率,及时调整体力分配。

12.腰包:用于存放参赛必备的小物品。

13.魔术头巾:高温天气可以擦汗、低温天气可以御寒。

14.心率监控设备:有条件的参赛人员可佩戴有医学预警的设备降低风险,敬畏生命。

(四)饮食策略

赛前早餐不宜油腻、过饱,应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如面条面包米饭馒头等主食以保证身体充足的糖原储备。同时适量蔬菜水果搭配适量的蛋白质帮助身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消化系统保证胃肠道运作顺畅,减少过多的油脂摄取。

(五)评估实力

根据前期的训练及赛前状况情况,恰如其分的评估自己实力,有利于提高信心,合理分配体力、制订配速计划,发挥自己的最佳训练水平。

(六)制定配速根据自己的赛前训练水平制定成绩目标,围绕目标合理分配体力,尽量保持均匀配速。不同的参赛目标,选择不同的体力分配,确保在赛事组委会规定的关门时间内顺利完赛。

(七)预防伤病

平时训练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针对容易受伤的部位,活动时间要相应拉长。加强自我保护,一旦训练中某部位有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训练或变换训练内容,避免伤势加重。尽可能选择质地较软的路面进行赛前强度训练(路面的硬度: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塑胶道>土道)。训练后要及时擦净汗渍,更换衣服,避免身体受凉引起感冒。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避免腹泻。

五、赛事组委会会议、技术会议

赛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赛事组委会”)应有效履行竞赛组织、医疗救护(防疫、检疫)、安保交通等基本职能。

(一)各类赛事组委会均应在比赛开始报名之前或报名时公布经中国田径协会审核通过的竞赛规程。竞赛规程至少应包括竞赛的名称、时间、地点、项目设置、赛事规模、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比赛路线(文字描述)、参赛资格、报名办法、竞赛办法、奖惩办法、赛事组委会联系方式、规程解释权等。

(二)赛事组委会应当按照中国田协编译的最新世界田联竞赛规则、中国田协审定赛事组委会颁布的竞赛规程和实施方案组织赛事。赛事所有仪式活动方案需报中国田径协会审核后方可执行。

(三)赛事组委会应根据赛事特点要求报名人员完成身体状况测评,签署包含风险告知、安全提示及法律责任等内容的参赛声明并向赛事组委会提供有助于审核参赛资格的资料。

(四)赛事组委会应及时向参赛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媒体等提供全面的赛事信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田径协会应协助属地赛事组委会做好线上活动的指导和监管工作。活动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活动组委会”)应有效履行活动组织、医疗救护、安保交通、保险支持等基本职能。

(五)赛事组委会应针对诸如天气恶劣、步道毁坏等极端异常情况下制定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出缩短步道路线,提早、推迟、终止或取消等决定并及早通知到活动相关组织者和参与者。活动组委会须做好起终点以及沿线的安全保障工作,对易发生危及公共安全的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须有应对预案。活动期间,起终点以及沿线应有专门的安保人员维护秩序。

六、运动员行为准则

(一)不得以虚假年龄或虚假身份报名。

(二)按要求佩戴号码布。

(三)不得佩戴他人号码布和感应计时芯片参赛。

(四)不得伪造号码布参赛。

(五)不得携带两枚或两枚以上感应计时芯片参赛。

(六)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报名项目的起跑点起跑。

(七)应按照规定时间出发起跑。

(八)不得绕近道或途中插入赛道。

(九)赛时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十)在丢弃废品前,确保周围选手不受影响。

(十一)使用赛道起、终点及沿途卫生间,严禁随地便溺。

(十二)赛道上不要挤、推、撞、绊。

(十三)进入水站补给站应放缓步伐,大众选手不得拿取红色桌布放置的专业选手饮料饮用。

(十四)若想停止比赛,应减速并移步至赛道边缘,避免影响其他选手。

(十五)未完成比赛不得领取完赛物品,完赛后不得反复通过终点领取。

(十六)遵守规则、规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讲究礼仪、文明参赛。

七、教练员行为准则

(一)遵守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遵守体育道德,严禁使用兴奋剂、严禁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三)遵守田径竞赛规则和赛事竞赛规程

(四)自觉接受安全及卫生检疫检查,服从管理

(五)不得影响体育竞赛正常秩序、妨碍公共安全

(六)遵守社会公德。

八、比赛成绩与积分排名

1.所有赛事的组委会应按竞赛规程相关要求详细准确记录比赛成绩。

2.赛事成绩应在赛事结束后24小时内在官方网站公布。具备条件的单位可采用赛事信息系统提供成绩的实时查询服务。

3.赛事组委会须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方可发放奖金,如有兴奋剂检查的赛事须检查结果无阳性方可发放。

4.所有获得A类赛事认证的赛事成绩应在赛事结束2小时内按照规定模板上传至四川省田径协会,B类赛事应7个工作日内上传有感应计时芯片计取的成绩。

5.已经申请获得世界田联标牌的赛事,除完成以上工作之外,还必须在比赛结束24小时内将男、女前20名运动员的成绩以Excel的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形式上报到由中国田协转发世界田联,并在赛事组委会网站上予以公布。

九、抗议与申诉

对于比赛交锋判决、其他运动员行为、赛风赛纪问题等存在异议,应按照《中国田径协会比赛争议解决与问题反馈机制》中说明的程序与方式提出提出抗议与申诉的主体必须为参赛人员(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员等),非参赛人员(家属、观众等)提出的抗议与申诉不予受理。

十、争议与处罚

在比赛期间的违规行为,由赛事组委会依据竞赛规则和竞赛规程进行处罚。在比赛期间出现下列问题之一,由赛事组委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参赛者暂停比赛、取消比赛资格、成绩、禁赛1-2年直至终身禁赛等处罚,严重者可报请中国田协追加处罚:

1.以虚假年龄报名的;

2.隐瞒身体疾病的;

3.未按要求穿着比赛服装和佩戴号码布的;

4.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报名项目的起跑区起跑的;

5.不按规定发令时间抢跑出发的;

6.运动员的教练员、经纪人乘任何车辆进入赛道的;

7.没有沿规定路线跑完比赛路线,绕近道或途中插入、乘坐交通工具后进入赛道的;

8.比赛中采用挤人、推人、撞人、绊人等犯规行为的;

9.在终点不按规定要求重复通过终点领取赛后物品的;

10.未跑完全程私自通过终点领取纪念品的;

11.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指挥的;

12.比赛期间谩骂、打架、滋事的;

13.其他违反比赛规定的行为。

四川省田径协会将严格处理选手出现冒名顶替参赛、伪造参赛号码或证件、弄虚作假等情况,视情节严重,首次由赛事组委会公告违规者名单,并视情节给予其禁止参加该赛事1-3年或终身禁赛的处罚并申请中国田径协会处罚;选手若再次出现此类情况,则由中国田协做出禁止其参加中国田协所有认证赛事1-3年或终身禁赛的处罚。对持有假冒核酸检测证明等相关行为者,赛事组委会及中国田协处以终身禁赛。涉及违法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处置。

中国田协及俱乐部注册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违规行为,由中国田协依据注册运动员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国家队运动员参赛计划由中国马拉松队委会提出报警中国田协批准确定。违规参赛者将取消国家队资格并根据注册运动员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国家队成员(运动员、教练员)应严格遵守国家队服装类广告规定,特殊情况须向中国田径协会请示并得到允许。

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违规行为,由中国田协依据国际田联相关规定及赛事规程进行处罚,并将处罚结果通报世界田联和被处罚运动员所属国(地区)协会。

经纪人要严格按照《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经纪人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经纪活动。

发生兴奋剂违规事件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及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反兴奋剂规定和《中国田径协会反兴奋剂实施细则》进行处罚。

除以上处罚外,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本指引最终解释权属于四川省田径协会。